血管瘤的注射治疗
血管瘤属于良性难以治愈的先天性肿瘤,目前无根治措施。浅表血管瘤可采用咪喹莫特软膏局涂、激光或激光+激素治疗;深部血管瘤可采用激素、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.手术治疗一般不作为早期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案。
我们的体会是药物注射或联合优化的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后,回来复查的患者80-95%的患者报告不同程度的有效,希望继续治疗,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。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?电化疗科任师颜
血管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可以自发性消退。
从目前看来,临床上普遍主张观察到1周岁以后,甚至观察到2周岁,有一部分患儿的血管瘤会自然消失。
大部分草莓状血管瘤会自愈,规律是6个月之内生长迅速,以后缓慢发展,2岁停止发展,5-7岁大部分自愈,但仍有少部分的患者可持续消退至10岁左右,但可为不完全消退。因此所谓消退完成期一般到了10-12岁。大面积的血管瘤完全消退后可以遗留局部色素沉着、浅瘢痕等体征。最好是观察,不要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。不主张用同位素。
患儿中约1/3的血管瘤出生时就可以发现,通常血管瘤出现的平均时间是婴儿两周大时,而深部的血管瘤可能要等到3至4个月大时才发现。
约60%的血管瘤发生在头颈部,约25%发生在躯干,约15%发生在四肢。绝大多数(约80%)血管瘤都是发生在单个部位的,少数可以多个部位发生。虽然多数的血管瘤发生在体表,但少部分可发生在肝脏、胃肠道,甚至脑里面。刚出现时候,瘤体可以很小,部分只有针尖大小,然后可以迅速扩大。这个时候我们称为毛细血管瘤的快速增生期。然后血管瘤的扩张速度将变慢,通常到6个月左右,瘤体不再扩张。60%―70%的血管瘤可能8岁前消退,在皮肤表面的血管瘤称为浅表血管瘤,通常颜色比较鲜红,跟草莓颜色相近,故以前这种血管瘤称为“草莓状血管瘤”。同时可看见皮下静脉沿着瘤体呈放射状分布。随着血管瘤的消退,其颜色会慢慢变浅,通常小孩至7岁时颜色会全部消退。在皮下的血管瘤称为深部血管瘤,表现为淤青色或淡蓝色,有些根本看不到。这种类型的血管瘤通常在婴儿2-4月大时才能发现。
10月的儿童草莓型血管瘤是可以自行消退的,并且也不是很大,完全可以等到学龄前来处理,激光、冷冻都行,不主张用同位素。
可行的方法有药物注射疗法,外用药物涂擦法。或电化学方法治疗大面积的突出皮肤表面的血管瘤,仅能控制其发展,可能需要多次治疗,不能根治。
硬化剂注射治疗:此法源于50年代,枯痔注射疗法衍化而来。其原理是: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,引起无菌性炎症,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,使血管瘤、血管腔缩小或闭塞。常用的药物有:①鱼肝油酸钠;②枯痔灵注射;③明矾注射液;④枯矾黄莲注射液;⑤碳酸氢钠注射液;⑥平阳霉素、搏来霉素类;⑦沸水注射疗法;⑧尿素注射液。
如果血管瘤明显隆起或向深部生长较深,可以用激素或平阳霉素治疗。外加局部加压包扎。
如果血管瘤表浅,可以用激光或高频电针治疗出生左侧颈部一血管瘤(俗称胎记),随着年龄的增大,面积稍增大,”据提供的病史,仍需与葡萄酒色斑仔细鉴别。
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,发病率在我国约为1%,绝大多数能自然消退。出生时表现为针尖样红点,约半月左右开始生长,瘤体生长速度快于身体生长。6月之内常生长快,为增生期;10―12月开始消退,为消退期;其间瘤体无明显生长,为稳定期。不用任何治疗,5岁左右约50%患儿完全自行消退,7岁约70%患儿自行消退,有些患儿消退到12岁。治疗的目的在于增生期控制瘤体的生长,防止消退后残留较大的畸形。所以在瘤体已经稳定或消退时干预治疗是没有必要的。
相关文章
-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