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硬皮病的手段
硬皮病虽在中医学无明确记载,但《诸病源候论》曰:“风湿痹状,或皮中顽厚,或肌肉酸痛。……由气血虚外受风湿而成此病,久不瘥,入于经络,搏于阳经,亦变全身手足不遂。”因此,中医治疗硬皮病还是有依据的。
硬皮病的病因在中医方面认为是由于外邪侵袭,阻于皮肤之间,以致营血不和,气血凝滞,经络阻隔,闭塞不通等而成。硬皮病病机主要有:①脾肾阳虚;②瘀阻络脉。
在中医治疗硬皮病临床上表现为多种阳虚及血瘀见证,如雷诺氏现象、怕冷、畏寒、肢冷等,是局部缺血和整体阴阴不和之征。
中医治疗硬皮病以正虚为主,外邪伤正,气血亏虚,络虚不荣,肌肤失养,治以益气血、通经络、养荣生肌,若治疗得当,皮肤尚能逐渐变软,皮肤代谢改善,以至恢复正常功能。应根据累及脏腑不同而五脏分治,总以理气和血通络、维护脏腑功能为治疗思路。
综上所述,中医治疗硬皮病主要贯穿两大治疗原则,扶正以益气补阳,调养气血,祛邪以活血化瘀。其中包括虫蚁通络、祛湿逐痰通络、辛温通络、温阳通络、解痉通络、滋阴熄风柔络等。
硬皮病(scleroderma)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。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大类。此病归属于中医“皮痹”、“阴阳毒”、“痹证”范畴。经专科大量临床实践总结认为,其主要病机为阳气亏虚,邪毒阻络,证属本虚标实,治疗以益气温阳,通络排邪,以毒攻毒为总则。因其证侯虚实、寒热错综复杂多变,且常可累及心、肺、肾、消化道等内脏器官,治疗方法也应随之相对灵活。我们在分期分证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,临床治疗归纳为十三法,分述如下。
一、透表散邪法:适用于硬皮病肿胀期。人体阳气亏虚,运津无力而致痰湿停滞,留滞于肌表,或寒湿之邪乘虚阻滞肌肤脉络,症见手指、手背,甚至上臂、头面、躯干等处出现皮肤非凹陷性肿胀,紧厚光亮,皱纹消失,舌质淡白,脉沉细。此期以实邪阻滞为重,故当祛邪为主,扶正为辅,治宜辛温透表,散寒除湿,代表方剂用麻黄汤合桂枝汤加减,药用麻黄、桂枝、白芍、汉防己、银花等。若皮肤肿胀潮红,瘙痒不安,舌质红,苔薄黄,此乃湿郁化热,治宜辛凉散热,代表方剂用银翘散加减,药用银花、连翘、荆芥穗、桂枝、白芍等,以开鬼门,透邪外出。
二、化痰散瘀法:适用于硬皮病的整个病程,尤其用于硬化期。系统性硬皮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硬、皮斑、出血点、指(趾)端紫绀、肌肤甲错,舌质淡暗,苔薄白,脉细涩等瘀血症状。瘀血阻络,直接影响了津液的输布,津液留滞为痰,痰瘀互为因果,所谓“百病兼痰”、“久病必瘀”、“祛痰不忘化瘀”、“化瘀不忘祛痰”。依据硬皮病病情缠绵、顽固难愈的病程特点及其临床表现,我们从痰瘀论治系统性硬皮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。代表方剂用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,药用枳实、陈皮、半夏、桃仁、丹参等。
三、养荣生肌法:适用于硬皮病萎缩期。症见皮下组织及肌肉萎缩、硬化,紧贴于骨骼之上,关节挛缩,肢体活动受限或萎软无力,舌质胖淡或淡红,脉沉弱,或脉缓,或脉细。因寒湿或痰浊、瘀血等阻滞经脉,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,日久生化匮乏而失去其濡养肌肉、筋脉、皮肤的功能;或寒湿郁久化生毒热,暗耗气血,亦可出现“气不主煦,血不主濡”的病理。治疗宜益气温阳,滋阴填精,代表方剂用人参养荣汤加减,药用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白芍、桂枝等。
四、温阳通络法:适用于硬皮病伴有雷诺氏现象患者。素体阳气不足、寒邪阻滞络脉是雷诺氏现象发病之根本。中医学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末,得阳气而温。若阳气不达,络脉遇寒绌急蜷缩,因而出现阵发性四肢肢端对称性间歇发白、紫绀和潮红,舌淡苔白,脉沉细无力。治疗以温阳散寒,宣痹通络,代表方剂用当归四逆汤加减,药用当归、白芍、桂枝、细辛、黄芪等。
温馨提示:以上资料仅供参考,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立即咨询- 上一篇: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治疗
- 下一篇:治疗硬皮病需要中西相结合
相关文章
-
头条推荐
-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