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类型手足癣选药需区别
目前手足癣的发病机理已经搞清楚,外用抗真菌药品种很多,而且疗效相当满意。但为什么许多患者疗效不理想呢?其中最重要的一条,就是未根据手足癣的不同皮疹表现来正确选用外用药剂型。
手足癣是指皮肤癣菌感染掌跖、指(趾)屈面、指(趾)间、掌跖缘及足跟皮肤而致的浅部真菌性皮肤病。手癣俗称鹅掌风;足癣俗称香港脚。临床上又以足癣最为常见。
手足癣皮疹主要表现为水疱、鳞屑、红斑、脓疱、浸渍、糜烂、渗出、角化、皲裂,常伴瘙痒。表现为糜烂、渗出、皲裂的皮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。根据手足癣皮疹的不同表现,手足癣可分为3型,即水疱型、浸渍糜烂型、鳞屑角化型。当然分型不是绝对的,3型可兼而有之或交替出现,同一患者在不同的季节可表现为不同的类型。
水疱型手足癣宜用治癣药液湿敷和治癣药膏交替治疗
水疱型好发于掌跖、跖缘或指(趾)间,皮疹表现为针头至绿豆大的深在性水疱,疱壁较厚、发亮而紧张,不易破溃,水疱亦可相互融合成大疱。疱液清亮或淡黄,有明显的瘙痒和灼热感,撕去疱壁基底呈蜂窝状及鲜红色糜烂面,可继发细菌感染,形成脓疱,周围绕以红晕,自觉疼痛。水疱干涸后可形成棕黄色痂屑或呈领口状脱屑。过度搔抓可继发淋巴管炎、淋巴结炎和丹毒,易引发癣菌疹,即在远离病灶部位发生许多丘疹或水疱。
此型可选用治癣药液湿敷和治癣药膏交替治疗。如选用1∶2000醋酸铅溶液、稀释10倍后的聚维酮碘溶液、中药土槿皮煎液、藿香浸液(藿香30克、黄精、大黄、白矾各12克、醋1000克)湿敷患处15~30分钟后,再选用1%~2%克霉唑软膏、咪康唑霜、联苯苄唑乳膏(凝胶)、盐酸特比萘芬软膏、环利软膏(环吡酮胺)中的一种外搽患处,每日1~2次。水疱干涸后可改用癣药水,如克霉唑癣药水、益康唑癣药水,或与上述抗真菌药软膏(乳膏、凝胶)交替使用。
浸渍型手足癣以湿敷为主
浸渍糜烂型又称间擦型,多伴手足多汗症。此型手癣少见,是足癣最常见的类型。好发于趾间,尤其是第3~4、4~5趾间,逐渐累及全部趾间及趾屈侧,表现为趾间皮肤湿润而浸渍、发白松软,基底湿润潮红,抓破后露出鲜红的糜烂面,发出难闻的臭味,自觉奇痒难忍。可因搔抓而继发感染,局部化脓,或并发淋巴管炎、淋巴结炎或丹毒,足部红肿热痛,影响下肢活动,多并发癣菌疹。
此型常因选用剂型不当,如选用软膏、酊剂而疗效不佳甚至加重病情,这在基层医院和自行购药者多见。此型治疗以湿敷为主,可选用1∶2000醋酸铅、3%硼酸溶液、0.1%利凡诺溶液、稀释10倍后的聚维酮碘溶液、藿香浸剂、土槿皮煎液,浸泡患处30分钟,每日2次。待浸渍糜烂干燥后改用抗真菌外用软膏、乳膏等涂抹患处,每日1~2次。继发感染后可选用0.1%庆大霉素或0.1%多黏菌素液湿敷。
鳞屑角化型手足癣宜选用渗透性强、药物浓度高的角质剥脱剂
鳞屑角化型又称干性手足癣。好发于掌跖、足跟、趾缘及掌桡侧。此型的特征是无水疱及脓疱,无渗出及糜烂,皮疹主要表现为暗红色斑块,边界清楚,角化过度,粗糙无汗,在虎口或足跟部形成较深的皲裂,可伴疼痛出血。此型多见于秋冬寒冷干燥季节,一般不出现瘙痒,呈慢性经过,是最难治的一型。
此型的治疗忌用刺激性剂型,如酊剂,可选用渗透性强、药物浓度高的角质剥脱剂,如10%水杨酸软膏、怀氏软膏厚涂,必要时外加塑料薄膜封包,每晚1次,使其角质软化剥脱,亦可选用新一代非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,该类型药具有较强的渗透力,能有效穿透皮肤角质层,治疗角化鳞屑型手足癣疗效明显。
为彻底治愈手足癣,用药疗程应以4周左右为宜。另外手足癣若并发湿疹样变和细菌感染,可先按湿疹处理,同时应用抗生素,皮疹改善后再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。
- 上一篇:对付手足癣 夏病冬治事半功倍
- 下一篇:患上阴道炎 竟由手足癣引发
相关文章
-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