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脓包疮 >脓疱疮临床表现及治疗
脓疱疮临床表现及治疗
发布时间:2016-11-21 文章来源:查病网
脓疱疮脓庖疮又称传染脓痂疹,为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传染性皮肤病。中医称为”黄水疮”、“滴脓疮”。[临床表现]1.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,迅速变为粟粒、豌豆或更大的水疱,约1—2日后,水疱变为脓疱。2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者,亦称大疱性脓疱疮。脓疱较大,壁薄而松弛,疱液浑浊,脓汁沉积于疱底部,成半月形的积脓现象,破后露出糜烂面,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。3.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者,亦称脓痂性脓疱疮。脓疱疱壁较厚,红晕显著,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。4.多发于颜面、四肢等暴露部位。自觉瘙痒,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。5,主要发于2-7岁儿童,多见于夏秋季节、接触传染,可儿童中流行。[诊断]1.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。2.需与水痘相鉴别,后者多见于冬秋季节。发疹时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,皮疹为向心性分布,以绿豆大到黄豆大的水疱为主,同时可见到丘疹、结痂等各期皮疹,口腔黏膜亦可受累。[治疗]1.西医药治疗(1)全身治疗:对于皮损广泛,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者,可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制剂。(2)局部治疗:以杀菌、消炎、止痒、干燥为原则。疱壁未破者可外搽1%樟脑、10%硫黄炉甘石洗剂,每日数次。疱壁已破形成糜烂面或结痂者,可先以o.1%利凡诺溶液湿敷,敷后外用o.5%新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、环丙沙星软膏等,亦可用2%龙胆紫溶液。2.中医药治疗(1)内治法:症见脓疱周围有炎性红晕,破后糜烂结脓痂,可伴发热、口渴、纳呆、便干尿黄,舌红、苔薄黄,脉滑数。症属肺胃湿热,外感毒邪。治法:清热解毒利湿。方药:蒲公英10克、地丁10克、野菊花10克、金银花10克、黄芩10克、生地10克、泽泻10克、滑石30克(包煎)、生甘草6克。(2)外治法①如意金黄散以凉茶调后外搽患处。②马齿苋30克、苦参30克,水煎湿敷患处。③颠倒散(大黄、硫黄各等份)洗剂外搽。[预防与调养]1.普及卫生教育,尤其对托儿,所、幼儿园的保育员、教养员,以防本病流行。2.注意清洁卫生,经常修剪指甲,勤洗手、勤洗澡、勤换衣服。3.保护皮肤完整,即使皮肤有极细小的破损,也应及时涂些红药水或龙胆紫,以防感染。如有湿疹、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,应早期积极治疗,切忌搔抓。在暑天,防痱治痱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。4.产房婴儿室、托儿所或幼儿园如有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,严密消毒。
- 上一篇:新生儿脓疱疮有什么特点?
- 下一篇:脓疱疮会引起急性肾炎 脓疱疮中药治疗有妙招
相关文章
-
头条推荐
-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