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对红斑狼疮的认识
系统性红斑狼疮因阴阳交错,临床症情多变,出现上实下虚,上热下寒,内热外寒,内干外肿,水火不济,阴阳失调的复杂病象。中医对红斑狼疮根据病因命名的有“日晒疮”、“肾脏风毒”;根据病机命名的有“阴阳毒”、“温(瘟)毒发斑”、“热毒发斑”、“血热发斑”、“伏气温病”等名称;根据临床症状命名则更多。
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本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,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,这是红斑狼疮的“本质”所在。反映在“标”上则为结缔组织病变,包括皮肤、粘膜、肌肉、血管、浆膜的炎症;有各系统和器官的表现,也可出现全身症状。一般DLE、SCLE以皮损表现为主,而SLE则常伴随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症状。纵观以往的中医命名可以发现,古代医家尤其重视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,如“温毒发斑”、“红蝴蝶”、“鸦疮”、“赤丹”等病名,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斑狼疮的特征性表现,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,所反映的病情往往很局限,有时一种命名包含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,而且在不分型的情况下很难把握病情和预后。因此,将中医病名进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:①便于学术交流,在彼此借鉴的基础上促进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发展;②规范临床,以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预后;③使中医能与西医同步发展。虽然祖国医学并未确切论述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,但临证时我们不妨借鉴古人治疗上述各病的宝贵经验,取各家之长,并结合现代科技,以期开辟一条治疗红斑狼疮的新途经。
近年来中医对SLE的归属和命名,一般根据其病情演变、脏腑受邪和临床表现的不同而综合判断。本病以发热、皮肤红斑、关节痛为主症时,多以“蝴蝶斑”、“鬼脸疮”、“阴阳毒”、“内伤发热”、“痹证”命名。如出现脏腑受损表现,则根据脏腑受损后的主证不同,分别给予相应的病名诊断,如心脏受邪出现心悸、气短、乏力等主要症状时。可命名为“心悸”;肺脏受邪以咳喘为主要表现,命名为“喘证”或“咳嗽”;肝脏受邪以胁痛为主症时命名为“胁痛”。以黄疸为主症时,命名为“黄疸”。肾脏受邪出现全身浮肿,则命名为“水肿”。以抽搐、痉挛为主证时,命名为“痉证”。本病晚期,出现五脏受损,气血阴阳俱不足,则归属于“虚劳”、或“虚损”范畴。199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《中医临床诊疗术语》将SLE统一命名为“蝶疮流注”。
- 上一篇:狼疮性肾炎患者什么情况下可以生育
- 下一篇:如何判断红斑狼疮活动是否稳定
相关文章
-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